发布时间:2021-10-11 11:00 来源:机经网
关键词:讲话数字化转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中国机械联王瑞祥2021年
摘要:10月11日,2021年机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在东莞市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出席
大会并讲话时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提出三点意见:审时度势,增强
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聚焦短板,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实效;加强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联动新模式。现
机经网全文刊发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很高兴出席“2021年机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在此,我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出席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与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本次论坛给予大力支持的东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以数字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为应对挑战,美、日、德等经济发达体,纷纷实施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先进制造计划,以图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制高点。
我国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为开端,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连续出台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 +”等若干意见。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首次面向世界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2016年,二十国集团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倡议》,同年,我国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增了数字创意产业。之后在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数字经济都被列为了重要篇章。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字化大国。据统计,截止到今年8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103.7万个,全球占比超过70%;5G终端连接数近4.2亿个,全球占比超过80%。预测2022年,5G通信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也将接近1000亿元。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数字经济,不断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和推动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机械工业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多领域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今年1-8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07%;实现利润总额1万亿元,同比增长20.65%。在统计的重点产品产量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机床数控装置等增速保持在40%以上,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跻身世界前列,工业机器人增长近65%,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汽车在产销下滑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9倍,继续刷新纪录,智能网联汽车在2020年同比增长107%的基础上保持良好势头。预计2025年,我国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50%。同时,一批数字化工厂、智能车间,以及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机械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产业基础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国际化水平偏低、专业人才不足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今天,我们以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分析趋势、解读政策、探讨路径、寻求合作,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审时度势,增强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期。数字经济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将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地位和产业话语权。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合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性活动的致信中,突出强调了“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影响”,提出要顺应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引发热烈反响。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分析研判形势,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深刻理解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看到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把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放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去定位、思考和谋划,努力增强推动数字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聚焦短板,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实效
要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政策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自身问题为导向,进行工作和项目对标,进一步完善自身发展规划,使数字化转型有目标、可遵循。要以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为重要抓手,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存在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发挥企业主体和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快取得突破。要注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建设,鼓励加大在基础设施、产品开发、标准制定、专业人才,以及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要在保障数据安全及时准确的前提下,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价值应用,释放和发挥数据潜能与倍增效应。要分行业、分步骤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制造探索,推动企业全面上水平。
要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选树数字化转型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示范应用,以矩阵效应促进形成区域乃至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生态链,全面提高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机械工业发展赋能。
三、加强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联动新模式
当前,建设数字中国是国家战略,构建数字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各国人民,是中国向全球发出的倡议。发展数字经济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全过程,因此,加强融合发展,打造数字化转型联动新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要增强发展数字经济命运共同体意识,主动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建立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水平,为构建产业间协同工作平台打好基础。要积极谋划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措施,努力通过数据资源共享、共建创新合作平台、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开展互助联动活动,携手开拓两个市场,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同志们,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要求,以实际行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为实现强国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